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正式颁布实施

发布时间:2015-03-20

3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三江源生态监测评估课题组主持编制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青海省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技术牵头,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青海省环境保护厅、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等单位参加,起草编制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青海省地方标准,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方法。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2005年国家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应青海省政府要求,承担了三江源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本底和分期生态成效的技术牵头工作。10年来,地理资源所与青海省环保厅领导的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组通力协作,设计了科学先进的星地一体化三江源生态环境数据获取技术体系,并对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生态系统质量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工程区生态效果开展了持续的综合监测和分析评估,完成了三江源生态建设工程(一期)的系列监测评估报告,为三江源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并成为生态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制定的重要科学依据,成果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次颁布实施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就是在总结归纳该项成果的基础上编制的。   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由地理资源所三江源生态监测评估课题组组长邵全琴研究员主持。技术规范包括由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功能及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获取技术指标和实现评估分析的全部技术规定。评估指标合理、实用,评估方法科学、先进,评估结果分级明确、表述准确,具有可操作性,是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生态效果评估工作全面进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