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人民日报人才周刊】透视“碳中和”前生今世 赋能“双碳”彰显科技智慧

发布时间:2023-12-15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于贵瑞

“双碳”战略是我国新时代的国家战略。“碳达峰”“碳中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双碳”概念。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提出“双碳”战略的缘起何在?“双碳”战略具体都包括哪些?我国“碳中和”路径怎么实现呢?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做好这件事情,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重大行动当中的一份子。我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参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在全国人民奋斗实行“双碳”战略的宏大实践中,他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向大家倡导。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

年逾花甲的于院士高度站位,心怀“国之大者”,矢志原始创新,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科技支撑。今天,让我们带着开篇一连串的疑问,在于院士的带领下,走进“双碳”世界,了解“碳中和”的前生和今世,用自己的力量努力践行“双碳”战略。

气候危机带来全球觉醒

“说到‘碳中和’,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二氧化碳。其实,这是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而且其科学研究历史悠久。”话题刚打开,于院士直奔主题,向我们追溯了“碳研究”的历史。

气候变化问题从其基础理论的奠基阶段到知识发现再到评估预测,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早在气候变化问题基础理论奠基阶段的1824年,温室效应概念被首次提出后,科学家们发现二氧化碳就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之后,全球变暖的事实得到科学证实,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直接因素,也成为科学界的普遍共识。全球变暖跟二氧化碳有什么关系?于院士解释道: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地球系统的碳循环。碳循环的改变,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持续地上升,增加了温室效应。为了便于理解,于院士形象地说:“这就好比人盖棉被后,能够保持温度。棉被越厚,其保温效应也就越强。因为人类活动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越积越多,大气层的温室气体效应越强,温度自然就升高了。”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给出了观测到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变化,表明:近50年全球增暖,在过去2000多年是史无前例的。至此,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可能会说,气温增加几度,感觉也没问题。其实,不能用我们体感温度来衡量全球变暖问题。全球温度一旦升高,海平面持续上升,会导致极端天气,比如:洪涝灾害、局地异常干旱等等,这些是人类所不堪忍受的。”于院士讲道。

全球变暖引得全球觉醒。人类开始正视应对气候变化,并将其上升为一个全球性的科技和气候治理问题。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历程中,大致经过了三个重要时代:京都时代,自上而下的全球控制温室气体,共同拥有责任,但是分担责任有轻重区别,以发达国家为主;哥本哈根时代,期待各个国家共同但有区别地自愿减排,正式确定了温升控制的2℃目标;巴黎时代,采用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各个国家自主贡献、共同完成全球减排目标。特别是以《巴黎协定》为标志,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加速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阶段。

中国“双碳”战略彰显大国风范

“碳达峰、碳中和两者之间存在先后关系。”于院士结合我国“双碳”战略内容解释道:“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置阶段,也就是说实现碳中和需要尽早实现碳达峰。我国提出了‘3060’的目标,意思是说,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

国家向全球庄严承诺“双碳”目标,我们由衷感受到了我国的大国使命和担当,民族的气魄和自豪。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院士深知要实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向我们剖析道:“我国‘3060’的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需要在2030年到2060年30年期间,从预计的2030年之前达到120亿吨峰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零,至少要降到那时的自然和人为吸收的碳汇水平,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于院士语气坚定的说:“但是我们应该同时认识到,碳中和是应对世界百年大变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举措,是一个必然选择。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加强科技攻关和探索,给国家“双碳”战略带来创新发展新机制,为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以科技赋能“双碳”战略

我国的“双碳”战略究竟走怎样的路径?于院士把握国家战略方向,从科研学术的角度,对“双碳”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致力探寻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要致力于发展新型的脱碳发展模式。可以说,经济转型、技术提升、质量提高、发展提速,是我们要寻求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一定是发电端的能源替代、能源消费端的技术减排和固碳端的生态建设三端共同发力,具体从全国的碳管理方面来说,就是要减排、保碳、增汇和封存的有机结合。这就是我国实现碳中和应该坚持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于院士一语道破。

“增强自然生态固碳能力、培育新型脱碳增汇经济、近自然经营管理生态系统。这三点,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面,也是一种长久牵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于院士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碳保护和增汇被认为是最绿色、最经济、最具规模效益的技术途径。森林生态建设的价值体现在可兼具“种库”、“碳库”、“水库”、“粮库”、“钱库”五库生态功能。到2060年,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全域各类生态系统碳汇的巩固提升有望让现有的我国生态碳汇能力提高1倍,达到每年吸收二氧化碳24~26亿吨左右。所以说,在全域国土空间上,实现“碳汇牵引、五库联动、协同发展”,这是我们探索新型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它的技术原理、相关政策、相关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保碳增汇的技术方法,于院士重点围绕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保护和提升关键技术及其示范应用开展讨论研究,为国家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及区域碳汇技术集成应用等提供参考。

于院士在已刊发的《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生态学原理及技术途径之探讨》和《中国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原理及其若干学术问题》等多篇文章中,均对“碳中和”理论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双碳”战略的落地执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更为欣慰的是,我国首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基础设施——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经过20年的发展,在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监测和碳汇功能评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持续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数据支撑。于院士评价道:“‘双碳’战略不单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承诺,更是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及碳循环研究在这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要国家有需要,就有为之奋斗付出的理由。”年逾花甲的院士为国家战略的实践矢志不渝,不懈奋斗。于院士的家国情怀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为实现国家“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张华)

(转自《人民日报-人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