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测站点 > 森林生态系统 > 普定

  • 地理位置

    普定次生林通量观测站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城关镇陇嘎村,地理坐标为:26°15'N, 105°43'E,海拔1158.0m,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普定站),该站属于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站内建有通量观测塔一座,地理坐标为:105°45′08″E, 26°22′03″N,塔基海拔1166.0m,通量塔下垫面主要为亚热带湿润退耕次生林,代表了云贵高原喀斯特山区退化的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

  • 气候与土壤

    普定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96 ℃,年降水量1432.85mm,年太阳辐射总量413.9 KJ/cm2,年日照时数1046 h,日照百分率为23.69 %,≥0℃的积温为5828.63 ℃,无霜期340 d。

  • 植被类型

    站区所在地区植被以亚热带种类为主,主要有杉,次为松、楸、椿、白杨等。站区内通量塔下垫面植被类型主要以退化的藤刺灌丛为主,兼有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林呈斑点状分布,平均冠层高度为2m左右。土壤类型以石灰土为主,质地为壤土,厚度不一。

  • 观测系统

    普定次生林通量观测站安装了CERN标准气象站、开路式涡度相关CO2通量观测系统、8通道土壤呼吸通量观测系统、喀斯特洞穴CO2通量及同位素观测系统。其中涡度相关系统于2015年3月15日安装调试完毕并开始通量观测,系统主要设备由Gill WindMaster 三维超声风速仪和Li-7500A红外气体分析仪以及Biomet System常规气象辅助观测系统组成,塔高为24m,超声风速仪、红外气体分析仪、空气温湿度、辐射均安装于13.6m高处,土壤温湿度埋设于10cm、20cm、30cm深处,土壤热通量埋设于10cm深处,通量数据采样频率为10Hz,通量平均时间为半小时。

  • 负责人

    罗维均

    E-mail:luoweijun@vip.gyig.ac.cn

  • 通量观测负责人

    王世杰            研究员

    罗维均           副研究员

  • 观测研究骨干

    刘再华           研究员                  白晓永             副研究员

    倪   健            研究员                  彭   韬            助理研究员

    刘秀明            研究员                  张   林             工程师

    蔡先立           工程师      

  • 科技部"973"

     1. 基于水-岩-土-气-生相互作用的喀斯特地区碳循环模式及调控机理           (王世杰    2013-2017)

     2.  水-岩-土-气-生间碳迁移/转换过程的模式耦合与调控管理             (倪健   2013-2017);

  • 贵州省科技厅

    1.   碳汇动态及通量长期自动检测系统建设            (王世杰 2013-2015)

     2.  贵州省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能力建设            (王世杰  2013-2016);

  • 中科院专项

     1. 典型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和增汇技术的试验示范               (王世杰 2011-2015);

  • 自然科学基金

    1. 我国岩溶地区两大类钙华的气候环境指代意义研究            (刘再华 2012-2014);

  •  

    1. 揭示了喀斯特作用碳循环模式,估算了碳汇量(占全球碳失汇的29%)。全球水循环、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三者共同(简称碳酸盐风化碳汇作用)构成了对大气CO2的调节。这些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共同提供了一个负的气候反馈机制,降低了大气CO2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  

    2. 揭示了喀斯特地区植被动态及其对水文水化学输出的影响,明确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的碳汇效应。

  •  

    3. 揭示喀斯特生态正向演替过程中碳汇能力及碳分配规律。在喀斯特地区,随植被的恢复,有机碳储量逐渐增大,从稀灌草丛的3.8±0.3kgm-2升至15.1±0.7 kgm-2。在稀灌草丛和藤刺灌丛中,土壤是最大的有机碳库,分别占总有机碳储量的87.91%和86.84%。在乔灌过渡林与次生乔木林中,植物是最大的有机碳库,分别占总有机碳储量的49.9%和60.3%。

站点景观